首页 行业 移动快检食品环境先进材料化工生命科学制药临床 导购 电商 仪器谱 直播 前沿Lab 博客 会议 人才 搜索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化学生物学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化学生物学研究室

400-6699-117转1000

  黄明东课题组

  简介

  本课题组由潘克琛研究员创建于1970年代,为中国最早的结构生物学单位之一,早期主要从事植物蛋白质分离和晶体结构测定等科学研究,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和省级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等优异成果,相关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累积了在国内国外一定的知名度。

  目前,本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中科院“百人计划”、科技部863和973项目、国家人事部和福建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的资助。本课题组还是中国-丹麦肿瘤和水解酶研究中心的主要成员单位,该中心得到了中国国家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和丹麦国家自然研究基金会的资助。

  研究方向

  1)结构生物学研究(Structural Biology - from gene synthesis to protein structure):以X射线结晶学为主要手段,研究解决生物学中提出的重要结构问题,特别是细胞表面受体的结构、及其介导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总结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为包括多肽和蛋白质在内的大分子的研究、设计和功能改进提供结构基础,并最终达到理性设计创新药物的目的。具体的研究工作将涵括基因克隆、蛋白质表达、纯化与结晶,晶体结构解析、结构分析。

  2)化学生物学研究(Chemical Biology):蛋白与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设计、合成、以及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的表征。

  课题组成员

  

 

陈卓 副研究员

石小莉 助理研究员

袁彩 助理研究员

 

 

 

叶晓明 实验师

陈锦灿 研究实习员

周山勇 研究实习员

 

 

 

江龙光 博士生

罗智璞 博士生

王宇 博士生

 

 

 

陈宏炜 硕士生

刘卓 硕士生

赵宝玉 硕士生

 

  研究成果

  在多种国际杂志上(包括Science、JMB、CMLS、J. Struct. Biol等)发表了四十几篇原创科研文章。其中一项成果是成功测定了尿激酶-尿激酶受体复合物高分辨率(1.9埃)的晶体结构。这项结果对研究尿激酶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及设计尿激酶受体抑制剂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这项结果被SCIENCE杂志接受发表。BioWorld Today杂志对该项工作进行了专评、并指出该项工作提供了“抑制肿瘤转移的第二代靶物”。

 

  陈昌能课题组

  简介

  目前,本课题组有8名成员,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3人,学生3人,这其中包括3名博士,1名硕士。研究经费包含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与“973”项目1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1项,及2项福建省青年基金项目。

  课题组长陈昌能研究员

  男,1953年11月出生,研究员,课题组长。

  1978年,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

  1980年,兰州大学进修高等有机化学及高等有机化学实验等课程。

  1980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

  1989年,获得德国马普学会最高荣誉奖学金。

  1990年,德国歌德学院进修德语,作为马普基金高级研究员。

  1990-1992年,德国Duisburg大学化学系,与G.Henkel教授合作研究与生物无机相关的铁硫簇合物。

  1993年,作为主要完成人员之一,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现在,主要从事光合作用系统II的活性中心中的锰化合物的模拟合成以及Fe-Fe或Fe-Ni氢化酶的研究。迄今为止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其中包括Angew. Chem. Int. Ed.、Inorg Chem和Chem. Commun.等SCI1区国际化学领域重要学术期刊。

  联系电话: 0591-83792395  Email: ccn@fjirsm.ac.cn

  课题组成员

 

 

 

马成丙 博士

陈惠

胡明强 博士

 

 

 

王梅 博士

温慧敏

李娜

  

  研究方向

  光系统II(PSII)中Mn簇模型物的合成与结构仿生化研究

  镍铁氢酶或纯铁氢酶的人工酶化学基础研究

  新型锰簇单分子磁体及以其为基元的超分子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和磁性研究

 

  林璋课题组简介

  本课题组是由林璋博士自2004年回国后建立的,长期围绕重金属污染问题开展工作,研究了纳米级重金属污染物的生长、相变和脱附规律,揭示了表界面调控在促使纳米晶快速生长、相变、脱吸附中的作用,提出了利用快速生长消除纳米级重金属污染物的新思路,并将其成功用于我国氯酸盐行业典型纳米铬渣污染难题的处理。在污染企业通过吨级中试,实现铬和脱毒渣高附加值回收利用,成果通过省级鉴定。针对重金属铬的微生物修复中所发现的"还原容易但固定困难"瓶颈问题,探索了微生物还原和固定铬的介观过程,阐明了微生物表面对铬的配位机制和还原产物的结构和转化规律,提出了通过调控营养源中氨基酸的含量来实现微生物高效固定铬的原理,进一步给出了一类微生物对铬污染治理中的有效固定铬的方法。拓展了原子力显微方法学在微生物-重金属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相关研究结果在多个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如 Angew. Chem. Int. Ed. (一篇, 2008)、 J. Am. Chem. Soc. (两篇, 2006) 、 J. Phy. Chem. (三篇, 2007&2008)、 Langmuir (两篇,2007&2008) 、Nanotechnology (2007)等。在近五年发表(含已接受)的24篇SCI论文中,IF > 7的有4篇,IF>3的有14篇。论文五年内他引308次,五年内单篇最高它引97次,申请专利6项。

  课题组重视人才培养,在读博士生4名,硕士生4名。已毕业博士生1名,硕士生3名。所指导的博士生1名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将奖学金优秀奖,1名获卢嘉锡奖学金优秀奖。

  实验室拥有较为完整研究设备,包括PCR仪、厌氧培养系统、原子力显微镜(协管)、以及进行生物矿化、纳米动力学等基础研究所必须的实验设备。

  研究方向

  1)纳米生长动力学

  2)生物矿化及介观研究方法学

  3)环保应用研究

  课题组长林璋研究员

  林璋,1971年生

  教育背景:

  1993年7月   厦门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96年7月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1996年7月   中科院北京化学所获博士学位

  1999-2004年  分别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有关核酸芯片、各类介观成像技术及生物矿化方面的博士后课题。

  2004.2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海外引进人才 ” 基金资助,担任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目前主要进行纳米科学与技术与环境化学方向的研究。

  主要在研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项

  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米专项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海外引进人才”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前期研究计划

  福建省环保科技计划

  人才培养:

  注重因材施教。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和科研综合素质的提高。

  目前指导博士生 2 名,硕士生 4 名。已毕业博士生1名(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硕士生 1 名。

  我们热忱欢迎有志于通过科研来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挑战自我的学子。

  研究方向:

  围绕能源与环境问题,侧重利用前沿纳米技术和理论,实现基础与应用相结合,化学、生物和地质科学相结合。目前在研主要方向:

  1. 纳米晶体生长动力学。侧重于探讨和模拟生物和环境化学相关过程中的纳米晶的生长机制。目前在利用纳米生长动力学进行环境有毒纳米物质的去除及中试方面取得具有一定原创性的成果。2006年在J. Am. Chem. Soc.上连续发表有关纳米生长热动力学的研究结果,阐明了纳米材料的生长与溶液环境的关系,为利用纳米生长技术解决相关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发明了一种针对氯酸盐企业中产生的纳米铬渣的化学除铬及回收利用的创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已在企业通过吨级中试放大。成果“氯酸盐企业含铬废渣的纳米相变处理和回收利用技术”已经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对此成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 重金属还原细菌和重金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近来在微生物除铬和铀的介观生物与化学机制研究中,结合长期以来在结构化学、生物与微生物学与各类前沿介观表征技术的积累,对复杂环境生物学问题提出并初步确立了从三个不同侧面进行基础研究的方法学:

   细菌和重金属相互作用中的结构化学问题

   重金属刺激下的细菌的基因表达差异和蛋白质组学问题

   细菌和重金属相互作用中的介观成像研究方法学

  此研究同时也适用于探讨地球生物学的生物成矿的微观机理。

  已在 Nucleic Acids Res. (第一作者 , 1998), Langmuir( 第一作者 , 2002) 、 J. Am. Chem. Soc. (第一作者 , 2006) 、 J. Am. Chem. Soc. ( 通讯作者 , 2006) 、 Nano lett. (第三作者 , 2006) 、 Nanotechnology (通讯作者 , 2006) 、 J. Phys. Chem. B (通讯作者 , 2007) 等杂志上连续发表与纳米化学与生物基础科学问题相关的重要研究结果。其中发表在 Nucleic Acids Research 上的论文被选为封面文章;发表在 Langmuir上的论文因深入阐明 DNA 在硅表面的化学键合情况及所发展的介观研究方法,自 2002 年发表以来单篇被引用 70 多次; 2006 年在 J. Am. Chem. Soc. 上发表有关纳米生长动力学的研究结果,阐明了纳米材料的生长与溶液环境的关系,为利用纳米生长技术解决相关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迄今共发表 ( 含接受 ) 35 篇 SCI 论文,论文五年内被引共 300 次左右,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论文被引 100 多次。

  联系电话: 0591-83705445 传真: 0591-83705445 E-mail: zlin@fjirsm.ac.cn

  课题组成员

  工作人员:王永净博士、许新江博士、程扬健、潘丹梅

  支撑团队:林钟朝、谢华清 、韩顺华

  博士生:刘炜珍、庄赞勇、殷顺高

  硕士生:陈志、刘尊敬、邹婷、潘晓鸿、曹庆

  离组成员:张静博士、马晓艳、廖逸群、杨春鹏、吴兆贤、刘伟、李冬松、朱颖、栗斌、熊焱松

 

  宋玲课题组

  简介

  本课题组于08年11月份成立,现有成员五名,课题组长宋玲博士、职工两名、学生两名。实验室已购置了全套有机合成的实验设备、部分生物化学实验设备以及高压液相色谱(配手性柱),各项实验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研究方向

  A. 利用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模拟酶的催化机理,进行手性化合物的手性转化和动力学拆分

  B. 消旋酶的功能改进及酶-酶催化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C. 有机小分子药物的设计与合成及其结构与活性的研究

  课题组长宋玲副研究员

  宋玲,女,1973年生,博士,副研究员。199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环境化学系,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硕士学位,2004年获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做博士后,从事酶的催化功能的确认、催化反应动力学和催化机理的研究。2008年11月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海外引进人才 ” 基金资助到物构所化学生物室,担任课题组长。

  研究领域涉及有机化学(有机小分子和天然产物全合成、不对称催化、酶催化、方法学等)和生物化学(基因克隆技术、蛋白质表达和纯化技术、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研究等)及其交叉学科多个方面。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J. Org. Chem.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Tel:0591-83720913 Fax: 0591-83722697 Email:songling@fjirsm.ac.cn

  研究成果

  1. Song L, Kalyanaraman C,et al.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2007, 3, 486-491.

  2. Lu ZB, Feng XH, Song L,et al. Biochemistry 2005, 44, 16365-16376.

  3. Zhao ZM, Song L, Mariano PS. TETRAHEDRON 2005, 61, 8888-8894.